“她力量”,指當今社會中不可忽視的女性群體力量。千千萬萬女性用她們颯爽的英姿,標注著社會發(fā)展的新高度,詮釋著何謂“溫柔的堅強”。芳華競放,如日東方,在孤獨癥研究康復領域,“半邊天”也從未缺席,“她力量”亦噴薄而出。
女本柔弱 為母則剛
《無問西東》中有一句臺詞: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對的人生,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?電影可以上演happy ending,但生活不會在恰到好處的時候收場,每個孤獨癥兒童的母親都經歷過從崩潰到自愈的過程,幾乎每個母親都選擇在現(xiàn)實洪流中力挽狂瀾,她們其中很多人更是以強大的共情能力開啟了“以一燈傳諸燈”的漫漫征程。
圖為陳婕和兒子
陳婕,《蝸牛牽我去散步》的作者,圈內知名的“傳奇母親”,也是“星寶上學”的創(chuàng)辦人,她以文字為星火,重燃自閉癥兒童家長的希望;從為患有孤獨癥的兒子披荊斬棘,到為整個群體奔走發(fā)聲,她始終步履不停、步伐鏗鏘。
HAPPY WOMEN'S DAY
圖為李潔
李潔,她是帶兒子跋涉康復長路的單親媽媽,在她近乎執(zhí)拗的堅持下,兒子希希已進入公立小學融合,學習成績名列班級前十名;她是希寶之夢的創(chuàng)始人,當眾多孤獨癥兒童家長因希希的成功慕名前來,她再次播撒下希望的種子,繼續(xù)那份“執(zhí)拗的堅持”,等待新的希望開枝散葉、蔚然成蔭。
HAPPY WOMEN'S DAY
圖為黃冬瑩
黃冬瑩,天津首家自閉癥康復機構“童之舟”創(chuàng)辦人,帶兒子輾轉多地治療康復的經歷,讓“淋過雨”的她愿意為更多人“撐把傘”,20年沖風冒雨,只為那句“風雨同舟”的承諾。
HAPPY WOMEN'S DAY
圖為李國娟
李國娟,祥羽孤獨癥康復中心的創(chuàng)始人兼理事長,也是星寶家長口中的“大姐”,她陪伴祥羽從一家小小的家長互助會,成長為濱海新區(qū)頗具影響力的康復機構,從自助到互助,再到推動孤獨癥康復事業(yè),她匯涓流、向江海。
不啻微芒 造炬成陽
對于普通學校的老師來說,默默耕耘只為澆灌滿園桃李;而對于特教老師而言,她們日復一復的付出,為的是點亮浩瀚“星河”。
圖為鄭蕊
鄭蕊,一名“影子老師”,每天陪伴孤獨癥孩子上學,規(guī)范細微的行為問題,安撫隨時爆發(fā)的情緒,她像守護天使一般,守望著孩子慢慢融入社會。
HAPPY WOMEN'S DAY
圖為馮春梅
馮春梅,從專業(yè)出色的護士長,到涉足兒童教育和行為干預,再到投身創(chuàng)辦孤獨癥康復機構,命運的軌跡將她和這群特殊的孩子聯(lián)系在一起,她也用重慶妹子特有的熱情,溫暖了一顆顆孤獨的心。
HAPPY WOMEN'S DAY
圖為解杰
解杰,從特殊學校老師,到星樂園創(chuàng)始人,她的職業(yè)生涯是一場“等待花開”的過程,她最大的心愿便是用自己的專業(yè)知識幫助更多的孤獨癥家庭,用愛澆灌那漫長的花期。
移山之志 不讓須眉
圖為天寶·葛蘭汀 世界著名孤獨癥啟蒙活動學者
學者的偉大,不僅因為權威之名,更因為她們能給社會帶來希望。致廣盡微,解鎖生命密碼;皓首窮經,拓展未知邊界,在孤獨癥研究領域亦有巾幗女將沖鋒,帶著“雖千萬難吾往矣”的膽識與魄力。潛心科研,士者風華,如今國內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加入研究行列,共同助力這項“填海移山”的事業(yè)。
從溫柔的陪伴者,到默默的托舉者,再到堅韌的探索者,在孤獨癥研究與康復領域中,剛柔并濟的她們自坎坷崎嶇而來,努力開辟著光輝坦途。
END